民生晴雨表 服务风向标

——宁强县肖家坝村探索心防工程基层治理模式

2025年06月04日 法治 文章字数:1670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沈佳斌


  近日,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宁强县高寨子街道肖家坝村老杨谈心室里,满面笑容的村民老沈连声向乡贤杨尚林道谢:“多亏了你们的开导,娃现在在县职业中学学汽修,还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去年腊月,老沈在老杨谈心室喝茶时,唠起儿子沉迷网络、偷拿家里钱的事,杨尚林和专家团队进行了分析研判,找到老沈的儿子,进行了教育和专业的心理疏导,解决了老沈的烦心事。
  拉家常、解心结,老杨谈心室这种肖家坝村探索出的“解忧驿站”模式,如今已在高寨子街道全面推广。目前,高寨子街道已创建“好商量”品牌谈心室28个,成为群众信赖的“村民之家”。
  

创建晴雨表 守护平安蓝天


  肖家坝村对866户村民按户情风险等级分为无风险矛盾的“晴天户”,有一定风险的“阴天户”,有较高风险的“雨天户”。
  去年年底,村民老陈的儿子因交通事故去世,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和2岁多的小孙子。村里研判后,将老陈一家定为“雨天户”,并启动了1+3专班介入帮扶机制。心理咨询师上门劝导,法律专班就事故责任认定和肇事方赔偿问题,为老陈一家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援助,并帮助老陈一家申请了低保。经过一个月的心理疏导和帮扶,老陈一家重塑了生活的信心,由“雨”转“晴”。
  “晴天户”由网格员定期走访,持续巩固扩增量;有小微矛盾的“阴天户”,由村组干部开展半月走访,化解一批“阴天户”;具有较高风险的“雨天户”,启动1名包村干部+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民警的1+3专班介入机制,实行周走访、周化解,千方百计去“雨天户”存量。
  同时,肖家坝村坚持动态管理,每周召集网格长、联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对“阴天户”、“雨天户”进行分析研判,对达到降级标准的,及时更新“晴雨”状态,落实相应服务管理措施。今年以来,肖家坝村通过动态管理,累计“阴”转“晴”30户,“雨”转“阴”3户。
  

实施心防工程 营造源头活水


  在推进心防工程中,肖家坝村结合实际搭建起两级工作平台,先是依托村委会现有场所,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团队,以专家坐诊+本土培训的方式,打造村级解忧驿站。对部分群众因种种顾虑,不愿到解忧驿站倾诉,村里发挥乡贤作用,设立了8个“好商量”乡贤工作室,点对点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目前,肖家坝村通过整合59名街道和村干部、9名心理健康咨询专家、28名乡贤等力量,实现了止纷先解结、事心双解决的治理效果。干部队伍在矛盾排查中注重用法治思维定分止争,实现矛盾发现——初步调解——需求转介的前端处置。专家队伍对重点人员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心理疏导。“五老”、乡贤等社会力量依托威望高、人脉广等优势,化解家庭、邻里事务纠纷。三支队伍各有专攻,又协同联动,形成了“问题收集——专业干预——情感修复——长效跟踪”的治理闭环。
  此外,肖家坝村还实施舒心、安心、暖心“三心”真情帮扶服务,以村史教化+榜样引领+文化润心为抓手,评选最美家庭,多渠道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消除不稳定风险隐患。村里还开通了涵盖务工信息、智能答疑等功能的村级试点基层服务平台,对群众的诉求能够秒回应。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村里还制定了特殊群体关爱需求清单,开展就业帮扶、救济救助、节日慰问等暖心服务。

  

打造服务体系 织密保障网


  5月25日,肖家坝村的小广场上,村里的独居老人胡学章和村民们谈论起“急呼宝”,他说,“‘急呼宝’可是救了我的命。今年正月的一天,我突然觉得胸口闷、喘不上气,就按了‘急呼宝’智能设备。没多会儿,联系我们片区的村干部就赶来了,把我送到了卫生院。医生说我是急性心梗,再晚到半小时人就没了。”
  肖家坝村通过摸排,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发生重大变故的家庭等建立了8+1+N服务管理台账,实施“一户一策”靶向服务。为独居老人配备“急呼宝”、烟感器等预警装置,为留守儿童安排爱心妈妈结对,为大龄未婚青年组织茶山鹊桥会,为重大变故家庭落实心理疏导和救助政策……肖家坝村通过台账,实施动态,累计服务87人次,问题解决率达98%,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向纾困+赋能的综合治理升级。
  行走在肖家坝村,千亩生态茶园碧浪翻涌,村办企业机器轰鸣,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肖家坝村人均收入达18100元,集体经济积累38万元,治理有效与产业兴旺正在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