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引擎驱动精彩人生

——我市青年“八小时外”点亮生活新舞台

2025年06月05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1779 文章浏览数:

记者 何娜 李弋戈 冯路


  去成年人的“少年宫”抢一节感兴趣的课程,在华灯初上的青年创业集市上贩卖美好,为“同好”搭建一起玩耍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工作之余解锁更多新的生活方式,点亮人生更多可能。心理学专家表示,这种主动创造生活支点的行为,本质是年轻人夺回人生掌控权的积极尝试。

  创业集市,激活夜经济的青年力量

  夜幕降临,汉江河畔的青年创业集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这条近50米的创业长廊,从音乐喷泉广场一直延伸到啤酒广场,已成为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的新天地,更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地。
  5月23日晚7时许,27岁的茶艺师李佳敏正在精心布置自己的摊位。古色古香的茶具、品类丰富的茶叶、精美的招生简章,将这个小小的创业空间装点得韵味十足。“开摊不到一个月,生意最好时能有一百多元收入。”李佳敏一边为顾客斟茶,一边介绍道。作为谷雨亭茶室的店员,她不仅在此销售传统茶饮,还通过这个平台推广茶艺培训、长嘴壶冲泡技艺和古筝教学等传统文化课程。
  “我们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原叶茶,就是要让更多人品尝到茶叶最本真的味道。”李佳敏表示,在她看来,这个集市不仅是销售场所、为实体店导流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交融的展示舞台。
  不远处,00后大学生赵慈的创意摊位前围满顾客。这位陕西理工大学美术专业的大一学生,正在为顾客绘制个性十足的肖像画。“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种感觉太棒了!”赵慈兴奋地说。他独特的画风和亲切的服务,让这个小小的摊位成为集市上的人气王。
  目前,该创业集市吸引40位青年创业者入驻,其中80后、90后创业者占比达85%,大学生创业团队超30%。

  青年夜校,下班后的成长加油站

  市中心城区吾悦广场的一间活动室里灯火通明,8位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跟着摄影课老师张鑫学习摄影构图技巧。这是我市“青年夜校四进”项目中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这个创新项目采用“青年点单、夜校送课”模式,将优质课程精准送到年轻人身边。

  青年夜校课堂上,老师张鑫向学员讲解摄影构图技巧。 记者 冯路 摄

  “一直想学摄影,终于找到合适的机会了。”学员王春燕边作笔记边说。作为夜校铁粉,她这学期一口气报了四门课程。目前夜校开展81场活动,吸引1500余人次参与。课程设置既注重实用性又兼顾趣味性,涵盖中医养生、AI应用、美妆等公益课程,深受青年欢迎。
  在市中心城区滨江网球馆,网球课老师王勇正指导20名学员练习挥拍动作。“我们采用‘5+1’教学模式,5次基础课加1次补课,确保零基础学员也能快速入门。”他介绍,随着网球名将郑钦文夺冠,这项运动在年轻人中热度飙升,青年夜校恰好为大家提供了体验平台。
  “网球和羽毛球差别很大,发力方式完全不同,球的运动轨迹也更有趣。”学员李柯燃分享学习心得时说。和他一样,许多学员不仅在这里掌握了新技能,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团市委基层部部长张闯表示,青年夜校正着力打造成年轻人下班后的“精神充电站”。当前团队正持续优化课程设置,让更多青年在这里收获知识与友谊。这种“充电式”夜生活,正成为汉中青年追求自我提升的新选择。

  兴趣社群,治愈职场焦虑的社交新风尚

  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兼职漫展策展人的尚超是个“高能量”人,语速很快、语言幽默,言谈间就能感受到他的活力和热情。
  “我有本职工作,也喜欢二次元。开始办展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给有‘同好’的朋友搭建一个大家能在一起玩的平台。2018年刚开始办展的时候就是小打小闹,到2019年在圈子里开始小有名气。”尚超介绍,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手续齐全、有营业执照的工作室,目前每年开展大小漫展、活动5场左右。
  2024年寒假,他的工作室在汉江新城体育运动中心组织了一场名为“正体不明”的千人漫展。尚超说:“活动开始前的报备手续,我们工作室组织过很多次了,都有经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场收门票的漫展会吸引这么多人,有不少人还是从外地专程过来参加的。”
  除去大型漫展,汉中本地比较活跃的二次元爱好者有一个共同的微信群,小型活动会在微信群里发起、商议并最终落地。这种活动被称为“团建”,主题更为丰富、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不局限于打卡集邮、比赛、跳宅舞,穿上cosplay服装相约去汉江边拍照出片也是很受欢迎的“团建”方式。
  “工作之余坚持办展这么多年,全靠热爱和朋友的支持,已经成为我治愈‘工伤’的‘止痛片’。”尚超直言,多年下来感觉汉中变化很大,二次元圈子氛围越来越好,政府的支持度和社会包容性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