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专业支撑”,我市构建多元立体关爱体系——

守护困境儿童破茧成蝶

2025年06月05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2203 文章浏览数:

记者 曹娜


  困境儿童的幸福成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市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构筑起困境儿童多元立体化网络。从福利院“一人一策”的精准康复,到志愿者翻山越岭送达的“微心愿”;从专业化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到多维发力构筑长效保障……制度温度与人间温情编织成一张托举困境儿童未来的安全网,守护其破茧成蝶。

  破茧之路:综合施策守护特殊成长

  5月29日上午,市社会福利院儿童所内欢声笑语,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联欢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孤儿在舞台中间表演口风琴,大方的笑容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孩子刚来时是坐着轮椅的,不能走路。来院后,通过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又在保育员的呵护下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现在她不借助辅具,已经可以短距离行走了。”康复教师陈艳欣慰地告诉记者。

  康复教师为儿童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 通讯员 唐荣 摄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市社会福利院“养、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体系,结合集中养育与类家庭养育,配套医疗康复、特教及心理关爱等综合施策。该院依托全国儿童信息系统,建立“一人一策”服务档案,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和精神健康巡诊。院内不仅设有标准化康复训练室,还与三二〇一医院建立医疗绿色通道,为残障儿童提供高质量医疗康复服务。同时,做好适龄适教儿童的社会化教学工作,让孩子在校园中全面成长,并建立全员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关爱服务。
  “为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我们还常态化组织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所所长陈小丽介绍,孩子在三国文化研学中触摸历史,在非遗漆扇制作中感受传统,更通过军训、观影等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大学生等社会志愿者定期来院开展文体活动、课业辅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关爱活动,检察院、公安局工作人员则带来防欺凌教育、普法课堂,构建起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关爱网络。
  在院内服务不断优化的同时,福利院更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需求,主动打破机构围墙的界限。作为市级综合性福利机构,该院积极探索“开门办院”,将专业康复资源向全社会开放,为各县区困难残障儿童家庭开展“关爱困境儿童助力乡村振兴”康复公益活动。举办三期康复训练营,已累计服务儿童150余名。
  随着普惠性民生建设的推进,这座福利院正成为特殊儿童走向希望的桥梁。

  破茧之翼:社会力量点亮希望之光

  5月27日,南郑区黎坪镇某学校的孩子迎来特殊的六一礼物。志愿者身穿蓝马甲穿梭在校园里,将200份满载爱心的“微心愿”礼包送至困境儿童手中。
  据了解,汉中市一家人志愿者协会每年儿童节前夕,都会安排志愿者征集困境儿童的“微心愿”。今年是该协会连续第8年开展此项活动,已为困境儿童点亮无数质朴愿望。
  四年级的黄同学用稚嫩的笔触改写心愿——她悄悄划掉写好的“芭比娃娃”,重新写下“送给妈妈一束花”,只因心疼母亲早晨5点揉面、操持家务的身影。
  这些温暖故事背后,是协会联合爱心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出资认领心愿的善举。今年除实现200个困境儿童微心愿外,协会还向学校捐赠了价值5万余元的学习、文体物资,并为187名学生送上节日礼包。
  在我市,像这样的社会公益慈善力量还有很多。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据了解,我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机制,构建多层次困境儿童关爱体系。着力孵化专业社工机构、慈善及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其针对儿童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提供定向帮扶。各级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支持专业团队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权益维护等服务,同时倡导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家庭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公益项目、寄养、助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温暖,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关爱网络。目前,全市3.4万名各级志愿者开展困境儿童志愿服务项目2664个。

  破茧之网:多维发力构筑长效保障

  近年来,我市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与关爱服务,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目前动态摸排录入流动儿童28050人、留守儿童8952人,已对236名孤儿、55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11名残疾儿童发放生活费及补贴保障,将1148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在精准掌握困境儿童底数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构建起立体化保障网络。
  政府主导构建四级联动机制,建成现代化社会福利院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配备专业康复设施与照护床位。在全市范围选任177名镇办儿童督导员、2149名村儿童主任组成的基层网格,实现困境儿童定期巡访全覆盖。建立“监护评估+协议管理”双轨机制,实现留守儿童监护协议签订率100%,市县联动年均开展权益保障宣讲30余场。
  专项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市民政局深入推进困境儿童“身心工程”试点,打造心理健康服务闭环系统,建成区域性心理服务基地,开通心理服务热线,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心理筛查评估,组织重点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团体活动,在各县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困境儿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强化部门联动与社会参与,快速介入重点儿童个案,民政联合公安、教育、妇联等部门开展评估帮扶。整合资源组织法制、安全教育等年均开展公益活动30余场,惠及5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普及儿童福利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从制度保障到社会关爱,从精准帮扶到长效护航,汉中正用大爱与责任编织着困境儿童的希望之网。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注入,这份守护特殊成长的爱意将持续涌动,让每个破茧的生命都能在阳光下翩然展翅,共同绘就“幼有善育”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