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撒 一路生花

——市公路局深入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纪事

2025年06月14日 综合 文章字数:1404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李琪


  近年来,汉中市公路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建领航、文化铸魂、道德育人、典型引领工作理念,以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汇聚起了推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党建引领 厚植思想沃土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书叫《林海雪原》……”
  在会议室,一场红色故事演讲赛上,14名参赛职工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着书中可歌可泣的故事,现场互动频频。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实起来,是该局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近五年来,该局积极探索“党建+公路”深度融合路径,形成了以“党旗辉映 天汉路美”为引领的汉中干线公路“1+N”党建品牌,先后组织红色故事宣讲团、理论读书班、文明讲堂等活动50余场,辐射3000余人次。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庆祝活动30余次,引导干部职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文化铸魂 构筑文明高地


  走进“巴山魂”G244石人山红色文化公路主题公园,耀目的党旗、公路浮雕、文化长廊与远处的青山交相辉映,这里曾是巴山游击队红军战斗遗址。2023年,南郑公路段将此处打造为集红色宣教、停车休憩、旅游观景于一体的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从此,尘封的记忆被唤醒,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该局深入挖掘汉中优秀历史文化和人文谱系,推动公路文化传承与创新,扎实开展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探索实施“生态路、文化路、平安路、美丽路、智慧路”五路工程,积极推动“秦蜀古道”课题调研、“清廉公路”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了主题公园、停车区、公路驿站20余个,创建景观节点105个,美化生态环境,传播公路文化,提升公路服务质量。
  作为肩负着全市1108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路产保护、安全监管等工作的单位,该局紧扣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和公路养护“五化”要求,全面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年均公路优良路率达89.92%,养管水平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路产保护、路域环境整治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安全监管水平提档升级。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实践赋能 凝聚向善力量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汗珠不停从额间流下,可新入职的青年职工们,正如饥似渴地听着陕西省技术能手、洋县公路段公路股股长李新峰讲授公路路面裂缝修补技巧。这是该局实施“劳模进课堂”的一角。
  近年来,该局深入实施人才兴路战略,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优化升级,广设擂台进行青年人才、骨干人才、领军人才选拔,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此外,该局广泛开展“最美公路人”“最美职工”等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模范典型,组建事迹宣讲团,到基层一线宣讲榜样事迹,依托媒体广泛宣传,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标杆。
  在先进典型的感召下,先后涌现出勇救落水市民、110分钟极限清“路障”、救助路边晕倒老人等典型事迹,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风悄然形成。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新入职青年职工李想加入了汉中公路志愿服务队,前往一线支援国道抢险清淤时说。
  无论是防汛抢险、除雪保畅、疫情防控一线,还是乡村振兴、社区帮扶、赛会节庆、普法宣传现场,广袤的天汉大地,处处都有该局志愿者的身影。目前,该局有志愿者800余人,服务时长达50余万小时,他们用爱与微笑诠释着志愿精神的时代内涵。
  看,跃动的车流间闪烁着志愿红;听,扫帚“沙沙”拂过路面,水车“滋滋”轻“吻”苗木。公路人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而精神文明的种子正被默默种下,一路向阳,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