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人大做实专题询问提升监督质效

2025年06月17日 政治 文章字数:766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吕卉)略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专题询问作为聚焦社会民生、坚持问题导向、追踪整改落实、提升人大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抓手,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四问”模式,显著提升了专题询问工作质效。
  精准问。专题询问前,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摸透实情,主动听取意见,找准问题症结,为专题询问夯实基础。
  敢真问。专题询问过程中,围绕群众关切,直面矛盾,“辣味”提问,直击痛点堵点,问出问题根源、问出责任态度、问出解决办法,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搞形式主义询问。
  跟踪问。专题询问后,围绕做好“后半篇文章”,县人大常委会根据专题询问情况,整理形成问题清单,交由应询单位办理,限时回复。责成县人大有关委、室持续跟进督办,对办理不力的,对应询单位进行质询或特定问题调查,直至问题解决。
  创新问。在专题询问方式上,该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创新“现场提问+现场回答”“书面提问+书面答复”“指定人员询问+随机询问”“设定问题+临时问题”“随问随答+追问即答”等相结合的专题询问方式,不断拓展专题询问范围,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该县先后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医疗保障、教育发展等多个民生领域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督促县政府先后落实资金4000余万元,解决民生问题10余件,有效促进了政府相关工作,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
  近期,略阳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略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工作办法》,在创新实践专题询问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专题询问工作。该县人大常委会将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监督法》和新出台的《专题询问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专题询问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为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