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演义》NFT到汉中实践——

用数字资产激活文旅新动能

2025年06月17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191 文章浏览数:
  三月汉中的油菜花海游人如织,但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数字资产持续热销,当上海“马陆葡萄”数据资产挂牌融资千万——数字技术正重塑着产业逻辑。汉中坐拥朱鹮、张骞、三国文化等顶级IP,能否借势破局?本文提供一种创新解法。

  一、文旅数字资产的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

  文旅数字资产,是指运用区块链、数字藏品NFT(非同质化通证)等新兴技术,将地方特色文旅资源或文化符号转化为具有收藏价值和实体权益的资产,通过专业机构发行并在合规数据平台交易,线上线下联动实现文化传播、游客引流与产业增值的创新模式。其核心逻辑是:将“沉睡资源”转化为资产,以市场化运作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如2024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三国演义》连环画转化为数字藏品NFT,共发行1万份,销售额218万元,目前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持续交易,其附着权益包括:免费获得人物原画稿数字资产及连环画收藏本,优先参加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各项艺术展览及艺术阅读活动等,整合了出版社旗下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升了持有者粘性及产品价值,实现了文化传播与资产收益双赢。上海光明集团发行的品牌营销类系列数字资产“龙耀追光、一订光明”“依依向梅、光明视界”在线上备受追捧的同时也带动了旗下产品的销售,展现了数字赋能实体经济的强大动能。
  以汉中为例,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一是数字化IP设计:选取具有汉中特色文旅的资源或符号,如朱鹮、张骞、三国文化等,在确权基础上进行数字IP设计。二是文旅资源整合:整合古汉台、兴汉胜境、龙头山等景区及我市酒店民宿、线下餐饮、名优土特产等农文旅资源。三是相关权益打造:科学设计相关文旅资源的线下线上权益(如兴汉胜境门票8折优惠、酒店抽奖免费住宿、汉中土特产7折卡、“张骞通关文牒”数字权益等),组成具有实体价值的权益包并绑定数字IP,赋予其消费属性。四是平台发行和交易:联合具有数字资产发行资质的机构发行数字IP资产(如“朱鹮数字纪念章”)并在上海数交所进行交易。五是线上社区运营:用数字社区系列活动拓展新客户,增加活跃度及品牌曝光量,从而实现文旅IP变现,数据资产融资,线上线下联动的目的。

  二、汉中文旅产业瓶颈与数字化破局探索

  笔者认为,文旅产业正处于从传统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文化赋能转型的阶段,如何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价值、如何提升体验深度、如何将流量精准私域化,亟需通过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找到系统性解决方案。
  瓶颈一:文旅IP高认知度与低转化率的矛盾。汉中坐拥朱鹮、张骞等知名文旅IP,开发模式停留在景区标识牌、宣传册静态展示,缺乏互动性与变现路径。而数字资产的稀缺性与可交易性,恰好能破解这一难题:如通过稀缺性设计,限量发行朱鹮动态NFT,赋予其数字收藏品属性,通过上海数交所合规平台流转,让文旅IP从“宣传素材”变为“可增值资产”。
  瓶颈二:客流规模与消费深度的不匹配。据统计,油菜花节期间赴汉游客总量大,但人均停留时长仅1.2天,二次消费不足,传统优惠券模式同质化严重使用繁琐,难以延长消费链条。而数字资产的权益绑定功能可精准提升游客黏性:如在朱鹮NFT中设置“张骞通关文牒”数字权益,集齐3枚可兑换张良庙免费讲解,推动游客探索多个景点。
  瓶颈三:传统营销投入与产出的边际递减。据统计,传统广告投放扫码转化率低于0.5%,而数字藏品的社交裂变传播率达12%,其自带社交属性能实现低成本裂变:持有者展示相关权益等同于为汉中文旅代言;数据可追溯:区块链记录藏品流转路径,精准分析推送高价值客群。
  同时,文旅数字资产还有其独特优势:资源效用长期性,可创作系列产品并作长期存续(一般1到2年);跨产业关联性,无缝链接虚拟体验与实体消费(有机农产品兑换等);数据资源资产性,通过上海数交所挂牌,将景区客流数据等“沉睡资产”价值化。

  三、推进文旅数字资产发展的建议举措

  “数字资产不是石油而是土壤,谁先播种,谁收割未来。”当前,以数字资产赋能各行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但绝大多数地区还存在“看不懂”与“不敢试”的顾虑,加快推进我市文旅数字资产打造,既能实现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又能避免我市核心文旅IP被抢注导致的价值流失。
  一是建立研究和对接机制。要深入研究《三国演义》连环画系列数字藏品、光明集团营销类数字资产、“马陆葡萄”RWA等创新案例。要主动对接上海数交所,争取在技术标准、平台对接、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
  二是加快文旅IP确权与开发。要加快确权登记,对我市朱鹮、张骞、三国文化等核心IP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权属清晰的IP资源库。要突出汉中特色创新IP开发,联合具有发行资质的专业机构设计发行“朱鹮生态”“三国故事”等系列数字藏品。
  三是做好资源整合及数字化社区打造。要跨产业整合线下资源,精选古汉台、兴汉胜境、有机农产品等优质资源,设计“数字藏品+门票折扣+特产兑换”组合权益。要做好数字社区打造,用游戏化思维拓展新客户,增加活跃度及品牌曝光量,不断吸引“Z世代”青年群体。
  四是分类推进特色场景应用。要先行先试,结合油菜花节、三国文化节先行先试,首批可推出“朱鹮数字纪念章”“诸葛锦囊NFT”等项目。要构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权益履约保障等运行机制,及时优化完善。
  打造文旅数字资产既是技术创新,更是发展理念的跃迁:用数据释放文化价值,用权益绑定延长消费,抓住风口,汉中或可复刻“敦煌飞天”的数字化奇迹,让秦岭深处的文旅宝藏闪耀新光芒。

(汉中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 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