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乡村
2025年06月17日 副刊
文章字数:727
文章浏览数:
叶志俊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这是六月开镰的温馨提示。早在五月深处,麦鸟儿就这样一遍遍提醒,一遍遍催促,麦子就成熟了一层。
麦子铺天盖地,在风的抚摸中窈窕地跳起了丰收舞,这舞姿整齐划一,这舞蹈优美动人,醉了六月,醉了乡村,醉了农人。此刻,被丰收景象陶醉的乡亲出入麦鸟儿的叫声里,出入滚滚的麦浪中,他们嗅到了麦香,感受到了麦子火辣辣的爱情。
阳光是金色的,麦穗儿是金色的,麦芒是金色的。麦子用她初开的情窦挑逗蓝天,挑逗乡村,挑逗正在磨砺银镰的老农。无边的田野现在是一首丰腴的田园诗,农民早已和土地一起写出了这一篇篇颗粒饱满的情歌。
这是一次大型的乡村诗歌朗诵会,在这个盛会上,登台放歌的农民都戴着草帽,肩搭毛巾,手拿镰刀,开着收割机从不同的方位涌进田野,和麦子联袂舞蹈。这完全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抒情,他们用热情,用激动,用爱情挥镰收割六月,收割阳光,收割汗珠,收割沉甸甸、金灿灿的乡村。每一粒麦子都是圆润的形容词,每一穗麦子都是成熟的感叹句,每一块麦田都是乡村推出的乡土题材的诗歌。农民用汗水,用满脸的喜悦,用古老的农耕方式把一首写意丰收的自由诗朗诵得意境深远、声情并茂。
远处,收割机登台了,它们修改了几千年传统的农耕表达方式,用夸张的、狂放的、现代化的表演技巧献艺,这一下看呆了火辣辣的太阳,看呆了洁白的云朵,看呆了从古典里走过来的农耕乡村。
六月就这样彻底颗粒归仓,因为它们懂得“粒粒皆辛苦”,懂得“锄禾日当午”。乡村由动感表演转入推出诗歌专号,它们把这一首首从田野里、从土地上、从农民的镰刀上征集来的饱满诗歌,开辟专页发表在阳光下、场院里、晒席上。至此,六月文质彬彬,六月满腹文韬。它让乡村用格律、用散章、用长短行抒情、表意;用排比、用递进渲染火热的农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