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镇:筑牢禁烧防线 拓宽利用渠道
2025年06月18日 专版
文章字数:990
文章浏览数:
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也是秸秆禁烧管控的重要节点,马道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以强化部署、多元宣传、联防联控、严格奖惩为抓手,大力推行秸秆离田,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求取得扎实成效。
“秸”尽全力,织密禁烧“防护网”。为严防露天焚烧,马道镇多管齐下,筑牢禁烧防线。压实责任,严密部署。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动员部署。严格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将禁烧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到人、落实到田。各村(社区)均组建禁烧队伍,分片包干,严防死守。强化巡查,全天监控。每日安排专人队伍,对全镇田间地头、沟渠路边进行不间断巡查。重点盯防已收割的麦田、油菜田等高风险区域,织密织牢全天候防控网络。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让禁烧政策家喻户晓。在主干道、田间地头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组织禁烧宣传车队50余次,利用车载大喇叭循环播放公告,分时段深入村社巡回宣传;向农户发放禁烧宣传明白纸800余份,确保政策深入人心。
“秆”尽其用,开辟资源“新路径”。变废为宝,是解决秸秆问题的根本出路。推广“五料化”利用,实现资源转化。肥料化: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改良土壤结构。已完成油菜、小麦秸秆粉碎还田面积800余亩。饲料化:积极对接辖区养殖大户、合作社,将秸秆加工成优质饲料。累计加工秸秆饲料80余吨,惠及农户60户。基料化/能源化:依托辖区废旧菌筒回收再利用基地,大量收集秸秆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已收集秸秆185.4吨,预计生产生物颗粒80余吨。原料化:挖掘传统手工艺价值,组织培养5名手工艺人,利用秸秆编织草帘、草包、草帽、草垫等工艺品和日用品140余件,探索特色产业路径。强化农机保障,提升利用效率。梳理整合农机资源,投入大型收割机3台、秸秆粉碎机8台、收割机10台,显著提升秸秆收集离田和还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同时,组织农机安全操作技术培训2次,联系企业提供上门培训服务20余次,确保农机安全高效运行。深化宣传引导,提升参与热情。持续加大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引导农户树立环保增收理念,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来抓,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马道镇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巡查监管,坚定不移推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秸”尽全力,织密禁烧“防护网”。为严防露天焚烧,马道镇多管齐下,筑牢禁烧防线。压实责任,严密部署。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动员部署。严格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将禁烧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到人、落实到田。各村(社区)均组建禁烧队伍,分片包干,严防死守。强化巡查,全天监控。每日安排专人队伍,对全镇田间地头、沟渠路边进行不间断巡查。重点盯防已收割的麦田、油菜田等高风险区域,织密织牢全天候防控网络。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让禁烧政策家喻户晓。在主干道、田间地头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组织禁烧宣传车队50余次,利用车载大喇叭循环播放公告,分时段深入村社巡回宣传;向农户发放禁烧宣传明白纸800余份,确保政策深入人心。
“秆”尽其用,开辟资源“新路径”。变废为宝,是解决秸秆问题的根本出路。推广“五料化”利用,实现资源转化。肥料化: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改良土壤结构。已完成油菜、小麦秸秆粉碎还田面积800余亩。饲料化:积极对接辖区养殖大户、合作社,将秸秆加工成优质饲料。累计加工秸秆饲料80余吨,惠及农户60户。基料化/能源化:依托辖区废旧菌筒回收再利用基地,大量收集秸秆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已收集秸秆185.4吨,预计生产生物颗粒80余吨。原料化:挖掘传统手工艺价值,组织培养5名手工艺人,利用秸秆编织草帘、草包、草帽、草垫等工艺品和日用品140余件,探索特色产业路径。强化农机保障,提升利用效率。梳理整合农机资源,投入大型收割机3台、秸秆粉碎机8台、收割机10台,显著提升秸秆收集离田和还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同时,组织农机安全操作技术培训2次,联系企业提供上门培训服务20余次,确保农机安全高效运行。深化宣传引导,提升参与热情。持续加大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引导农户树立环保增收理念,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来抓,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马道镇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巡查监管,坚定不移推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张永强 刘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