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为群众 实干促振兴

——记西乡县私渡镇驻村第一书记李晓锋

2025年06月19日 党建·理论 文章字数:1132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刘霞


  初夏时节,走进西乡县私渡镇新路村,令人眼前一亮——村道干净平整、房屋错落有致,满山茶园生机勃勃、绿化树木枝繁叶茂,法治宣传栏内容丰富,法治文化与生态景色相互交融……而这些可喜的变化,无不凝结着驻村第一书记李晓锋的心血和汗水。
  5年来,县司法局派驻新路村第一书记李晓锋一心扑在驻村工作上,始终和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勇做党建引领“主心骨”


  李晓锋驻村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协助村两委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通过进村入户讲、组织集中学、外出观摩看、邀请群众议,持续为党员干部“充电”。指导修订村庄发展规划,修订完善村务管理、村规民约等制度,成立“一约五会”,实行积分制“红黑榜”管理,推动村级事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举办留守儿童书法兴趣爱好班,建立“便民服务群”,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收集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问。先后为群众代办事务280余件,答复疑问140余个,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新格局。
  

扛起乡村振兴“硬责任”


  李晓锋立足本村资源,协助村两委构建以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为核心,适度规模养殖和乡村旅游为补充的多元化乡村产业体系。组织实施茶园提升改造,成立村级茶叶农技服务队,全产业链开展技术服务,提升茶叶产业效益。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160亩,建设20个大棚规模化种植黑玉米和中药材,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20余户农户务工。指导村集体经济入股石羊集团“云养殖”、大巴山茶叶公司等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积极和干部群众一起动手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栽植花木2000余株,实现了乡村“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
  

搭建普法调解“暖心桥”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李晓锋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专业优势,探索“调解+普法”“驻村+法治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指导新路村创建成全县首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入户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2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3起,帮助群众挽回损失80多万元;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建设法治文化广场,设置“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体宣传牌120余面;培养“法律明白人”26人。同时,将法治教育、法治文化与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每年组织开展法治宣讲暨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并通过院坝会、大喇叭、“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将与村民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到户到人,形成讲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如今,在村民眼里,李晓锋不仅是帮助村里发展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书记,也是大家的“法律顾问”,还是解决群众纠纷的“解纷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谱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