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生态向好添新“邻”

2025年06月19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181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冯丹 周杨


  初夏时节,草木葳蕤。近日,在镇巴县长岭镇镇政府院内,几只松鼠探头探脑,好奇地在水管、窗台上来回跳跃,玩够了便悠哉游哉地回到树上休息。
  无独有偶,离集镇不远处的河道里,成双的鸳鸯拨动清波,悠然梳理羽毛……
  近年来,随着镇巴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县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大批野生动物纷纷在此“安家”,一幅幅生动画面,无声力证着生态治理带来的改变——人与自然不断走向和谐相亲。

  山林重生:从“鸟鸣稀”到“百兽归”

  四十年前,滥砍滥伐曾让长岭的青山褪去苍翠。当地护林员老赵说:“以前巡山半天都看不到几只动物,现在树木多了,经常看见松鼠、飞狐和其他动物,看见人也不怕,我们也很少打扰它们。”像老赵这样的护林员在长岭镇有90人,他们每年的巡山里程达到2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半个地球的距离。
  网格化“林长制”精密地编织起绿色守护网,保护着每寸山林和每个生灵,这是该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岭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紧抓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增加。目前,该镇全域生态林修复面积达10236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5.2%。
  家有梧桐,凤凰自来。如今,林间红外相机悄然捕捉着生态复苏的景象:野兔跃动的绒尾扫过山径,锦翎山鸡振翅掠过林梢,更有獾子家族踏着月光重返故园。

  碧水焕新:鸳鸯择水而居成生态标尺

  “水清的像绸缎,鸳鸯才肯来安家!”长岭镇花园社区干部李蒙指着清澈的河水感慨道。三年来,该镇扎实推进“清波行动”,聚焦核心问题,沿河村落生活污水通过新建管网实现全收集、全处理;累计清除120吨河道淤积物,并对沿线8公里河道进行了修复和绿化,重塑了健康的河床与河岸生态。同时,该镇严格执行全年禁渔令,并投放15万尾鱼苗,有效促进了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
  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河道水质稳定提升。如今,六对鸳鸯在水面悠然游弋,白鹭翩飞、翠鸟点水,二十余种鸟类选择在此栖息安家。“水好不好,候鸟最知道!”李蒙指着飞鸟的身影,笑容里满是欣慰。

  和谐共生: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干群日常

  这些松鼠来长岭“落户”几年了?
  据长岭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两年前就看见两只松鼠在镇政府附近的树上安了家,今年生了三个幼崽。
  松鼠的到来,受到了大家的极大欢迎。当地群众不仅没伤害它们,还时常为它们提供食物。镇政府的干部下班后也经常来看看它们,留下核桃、花生、瓜子等坚果,等它们悄悄拿走。
  “一方面我们会保护好它们的巢穴和幼崽,尽量不去打扰它们的活动。另一方面我们也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优化野生动物生存条件,让它们在自然界就能得到各种食物,以原有方式去生息繁衍,这也是人和野生动物相处的最好方式。”该镇工作人员说。
  松鼠跃动的身影与鸳鸯翩跹的羽翼,在长岭山野间勾勒出生态治理的立体标尺——这幅万物和谐的生态画卷,正以青绿为底色,在乡村振兴的篇章中,书写着生生不息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