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方能轻装前行
2025年06月20日 要闻
文章字数:753
文章浏览数:

樊蓉
人们在购买食品时,总是先查看其配料表,当看到“零添加”几个字时,才多了一份安心。基层治理也是如此。当形式主义的“添加剂”为零,基层干部的“负担指数”就小了,“健康指数”也就提升了,干事创业的动力会越来越足。
近年来,数字办公的普及给干部带来工作上的便利。但同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在一些地方悄然而生。例如,去年,中央曾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典型案例,其中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洈水镇有的村干部手机里有5个政务APP、26个工作群,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完成打卡、学习等任务。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智能办公的初衷是让智能工具为人所用,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而不应成为捆绑束缚基层干事创业的“枷锁”。当基层干部的心思与精力都花在点赞、打卡、留痕等这些无谓的事务中,那么,其为民服务的劲头势必会大打折扣。
基层减负,减轻的是基层干部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方面,上级部门须优化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精简压缩非必要考核指标,删减操作性不强、区分度不大、精准度不高的过程性、留痕性指标,从而提升考核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另一方面,须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将功能重复的APP整合起来,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减负的最终目的是让基层回归为民服务的本质。当基层干部从“指尖”回到“脚尖”,当干部的鞋底重新沾满泥土,政策的温度才能真正抵达田间地头、抵达千家万户,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干部的时间充裕、精力充沛了,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了,办事效率自然就高了,干群关系自然也就密切了。
基层减负如同给大树修枝剪叶,只有为其剪去消耗养分的歪枝斜枝,才能让养分直达根系。唯有持续在形式主义上做减法,让轻装前行成为常态,才能让基层治理呈现出新气象、焕发出新活力。
(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