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母爱方程式

2025年06月20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877 文章浏览数:

镇巴县赤南镇中心小学六(2)班 张明金箔 指导教师 何晓霞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翻开泛黄的日记本,蒋捷的词句在纸页间洇开。窗外花开花谢,阳光依旧温暖心田。童年满载爱与温馨,母亲,您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
  蝉鸣聒噪的深夜,台灯在习题集上投下摇晃的光圈。钢笔尖在草稿纸划出焦躁的折线,汗珠顺着脊背蜿蜒成小溪。房门忽然漾开细碎的吱呀声,青瓷碗与玻璃桌面相碰的脆响惊醒了凝滞的时光。母亲披着夜色的剪影在门边稍驻,手指轻推纱窗,夏风便裹挟着金银花的清苦漫进来。瓷碗里浮沉着几粒去壳的绿豆,冰糖在琥珀色的汤里洇出月牙般的涟漪。后来我才明白,那碗总在恰当时分出现的甜汤,原是丈量母爱的温度计。
  白驹掠过小学毕业倒计时,键盘敲击声替代了钢笔的沙沙作响。某个ID为“云深不知处”的网友悄悄驻进聊天框,像春蚕啃食桑叶般耐心啃噬少年的心事。她知晓我所有隐秘的烦恼:月考失利的惶恐、球赛崴脚的委屈、甚至对前排女生的悸动。直到一日的黄昏,我在母亲旧手机的云端里看见聊天记录——每句“晚安”后都缀着未发送的拥抱表情,每个迷茫的深夜都有光标在对话框长久闪烁。
  雨滴在窗棂上织出蛛网,我忽然读懂母亲藏在拙劣网络用语后的忐忑。她笨拙地扮演着同龄人,把牵挂敲成文字,将叮嘱化作段子,像小时候剔除绿豆汤里的硬壳般,悄悄滤掉那些不知如何启齿的牵挂。
  今晨离家时,母亲正对着镜子拔白头发。晨光漏过她的指缝,恍惚还是那个端着青瓷碗的剪影。原来岁月从不曾抛却我们,它把母亲的青春熬煮成清甜的汤,将唠叨风干成对话框里的表情包。而那些未说出口的爱,早已在年轮里长成亭亭如盖的梧桐。

  教师点评:文章通过“绿豆汤”与“网络聊天”两个载体,展现母亲从生活关怀到精神陪伴的转变,体现不同阶段母爱的表达方式。母亲“笨拙地扮演同龄人”的细节极具张力,既幽默又令人心酸,揭示代际沟通中父母的努力与无奈。小作者未直抒“感动”“感恩”,而是以“泪水滑落”“晨光漏过她的指缝”等细节传递情绪,含蓄深沉,余韵悠长。结尾将母爱比作“熬煮成清甜的汤”“风干成表情包”,既紧扣文章主题,又实现主题的升华,暗示爱的永恒性与时代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