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教育聚民意 集中整治解民忧

——我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5年06月21日 要闻 文章字数:1957 文章浏览数:

记者 张玉文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我市坚持抓实开门教育、倾听基层呼声,开展集中整治、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以群众可感可及的实际成效,赢得广泛认可。
  

开门听意见,让群众参与


  端午假期,有群众拨打12345热线反映,汉台区前进路夜市附近多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造成交通堵塞,引发游客不满。汉台区城管局随即行动,于6月1日上午约谈相关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提醒其加强节假日期间对夜市、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车辆调度管理,坚决杜绝堵塞交通现象。相关企业迅速响应,增派专人对违停车辆进行规整,并对中心城区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进行了调整优化。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将群众参与、群众监督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班负责人介绍道,“我们鼓励引导群众和企业通过12345热线反映意见、投诉或建议。每日对工单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对问题投诉集中的承办单位开展作风核查,推动问题整改到位、服务质效提升。”针对群众投诉反映问题解决不力、推进迟缓的情况,我市还探索建立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闭环督导机制,与信访、巡察等部门联动,制发民情快报,督促整改落实。
  除畅通各类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外,我市还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职责分工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主动沉下身子倾听民意、解决难题。通过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工作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开门抓整改,请群众监督


  学习教育中,我市各级全面深入查摆问题,严格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班子成员带头查、畅通渠道开门查、系统梳理全面查,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12345热线、舆情监测、听取“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等多种方式,列出问题清单,开展集中整治。此次集中整治的一大重点,正是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或损害群众、企业利益的问题。
  “以前买药都要拿医保卡。没想到现在还能刷脸,真是太方便了。”日前,我市在全市部分药店、基层卫生院(医院)实行医保“刷脸”支付的做法得到了前来就医购药群众的一致好评。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我市正开展深化医疗领域服务管理提质效专项提升行动,已在市本级185家药店和145家基层卫生院(医院)实行医保“刷脸”支付,截至6月上旬累计刷脸结算超2.53万次。
  在整改过程中,我市坚持从小切口入手,围绕群众和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集中开展了窗口单位优服务、规范涉企执法、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医疗领域服务管理提质效、台账清单重落实等5个惠民利企专项提升行动。这些行动有针对性地整改提升窗口单位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涉企检查过多过频、12345热线穿透式办理不够有力、增加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台账中的形式主义等问题,让群众和企业真切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开门亮成效,由群众评判


  “感谢你们来家访,我以后也会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近日,在勉县武侯镇中心小学某班的一次家访活动中,该班老师通过和学生家长交流谈话,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勉县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学习教育中,他们以“双家访”工作为契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测评、家访交流等方式开展开门教育,深入学校、师生和家长中听真话、解难题,家长对教育工作满意度提升至96.3%。
  学习教育开展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前段时间,我市持续干旱少雨,群众饮水和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村上专门给我送水,每天做饭、洗衣、喂牲畜都有水用。”城固县五堵镇金牛村村民廖国芳家用水受到影响后,当地立即组织专人为她家送水。面对旱情,我市迅速组织动员2883个基层党组织、3.8万余名党员冲锋在抗旱一线,推动112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060支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抗旱力量,累计解决11.3万名群众的饮水受旱问题,全力保障82.37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干部帮我们找到了供水点,有没有电来确保灌溉又成了我们担心的问题,好在都解决了。”前些天,在勉县新街子镇光华村,当地农户用村里买来的水泵抽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国网汉中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主动响应群众最迫切的用电需求,开展抗旱保电专项行动,消除春灌线路隐患,确保农业机井、泵站稳定运行,全力保障春灌用电服务无延误。而这一系列举措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在抓好开门教育的同时,我市还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细化强化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制度规定。目前,已修订和形成了涉及公务接待管理、领导调研活动、公务用车使用等领域规范性文件。这些制度的制定完善与严格执行,将有力推动我市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坚实保障,确保集中整治工作一抓到底、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