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北关街道打造“北关职达”就业服务品牌,以精细化服务破解就业难题——
让群众和用工单位“双向奔赴”
2025年06月21日 要闻
文章字数:71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马力)“扫码登记才三天,就能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工作,真是太方便了!”王女士欣喜地说。近日,辖区居民王女士通过“北关职达”社区就业服务驿站登记求职信息,后台工作人员根据她的技能特长精准为其推荐了岗位。目前,汉台区北关街道创新开展的“北关职达”就业服务品牌已逐渐成为辖区群众就业“加油站”。
今年以来,北关街道紧扣“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及“八场硬仗”决策要求,积极探索构建“品牌化引领+全域化覆盖+精准化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和用工单位的“双向奔赴”。
街道建立“1+16+N”三级服务体系,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各层级站点配备“就业服务专岗”,设置岗位信息墙,推行“线上扫码+线下窗口”双渠道信息登记服务。居民只需一部手机扫码或就近前往驿站窗口,即可高效完成个人信息与求职意向数据采集。数据信息实时接入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街道“用工需求库”与“人才资源库”,后台人员精准推荐实现人岗匹配。运行以来,平台已登记企业商户37家、求职人员303人,成功匹配岗位42个。
街道依托“北关职达”品牌构建“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落地—成效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通过常态化举办“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设立社区“移动招聘服务点”、深化“亲商助企”行动走访拓岗等多项举措,持续挖掘和掌握辖区岗位资源。在各驿站嵌入“劳务调解点”,为劳动者提供劳务法律咨询、劳务纠纷调解等即时响应服务。在完成首批16个社区驿站规范化建设基础上,通过实地摸排,为重点群众建立“人才档案”,针对性提供定制化推荐岗位;探索“驿站+直播”服务模式,开展线上政策解读与创业指导。截至目前,配合人社部门协办“家门口就业”社区专场招聘会8场次,接收简历320余份,达成意向121个,高效化解劳动纠纷7起。
今年以来,北关街道紧扣“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及“八场硬仗”决策要求,积极探索构建“品牌化引领+全域化覆盖+精准化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和用工单位的“双向奔赴”。
街道建立“1+16+N”三级服务体系,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各层级站点配备“就业服务专岗”,设置岗位信息墙,推行“线上扫码+线下窗口”双渠道信息登记服务。居民只需一部手机扫码或就近前往驿站窗口,即可高效完成个人信息与求职意向数据采集。数据信息实时接入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街道“用工需求库”与“人才资源库”,后台人员精准推荐实现人岗匹配。运行以来,平台已登记企业商户37家、求职人员303人,成功匹配岗位42个。
街道依托“北关职达”品牌构建“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落地—成效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通过常态化举办“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设立社区“移动招聘服务点”、深化“亲商助企”行动走访拓岗等多项举措,持续挖掘和掌握辖区岗位资源。在各驿站嵌入“劳务调解点”,为劳动者提供劳务法律咨询、劳务纠纷调解等即时响应服务。在完成首批16个社区驿站规范化建设基础上,通过实地摸排,为重点群众建立“人才档案”,针对性提供定制化推荐岗位;探索“驿站+直播”服务模式,开展线上政策解读与创业指导。截至目前,配合人社部门协办“家门口就业”社区专场招聘会8场次,接收简历320余份,达成意向121个,高效化解劳动纠纷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