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政协聚力增智话文史 奋楫笃行赴新程
本报讯(通讯员 王成林)近年来,留坝县政协充分挖掘县内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史资料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全县文旅融合发展贡献了文史力量。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文史工作方向。制定《政协留坝县第十届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规划》,明确2022—2026年度文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每年制定计划和文史资料编撰工作方案,稳步推动文史资料工作从以抢救性挖掘为主向抢救挖掘与做好经常性工作并重转变,从重视史料征集向更加重视史料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利用和转变,从几年出版一辑到每年度出版文史资料一辑转变,实现了文史资料数量和质量上的稳步提升。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文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县财政每年为文史资料编辑出版预算专项资金,为文史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征编学研,突出留坝文史特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交流研讨,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格局。先后组织文史工作人员赴洋县、镇巴县学习文史资料编撰、文史馆建设经验,结合省市政协文史资料征编任务,定期向县政协委员和文史研究爱好者征集专题资料。围绕《三秦印记》《汉中文史》《传统古村落》等专题征集资料17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省市采用。加大文史资料利用,创刊《留坝文史》,编印4期,刊用文史资料30余篇。编撰出版《留坝栈道》《留坝文物》等13册留坝文史丛书。同时,出版了《留坝民间故事》《味道秦岭》等反映留坝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史资料,为传承留坝历史文化作出了有效探索。
健全激励机制,严把编辑出版关口。制定了《留坝县文史资料稿件采用奖励办法(试行)》,激发县内文史研究员、文史爱好者积极投稿。建立考核制度,规定届内县政协委员每人至少撰写1篇文史资料或提供1条有价值的文史资料线索。制定文史资料年度编辑出版方案,编制篇目大纲,选聘编辑人员,落实编撰资金,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等形式收集整理资料,广泛征求意见,确保稿件资料真实、准确。坚持文史资料清样校对三审三校制度,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确保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检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史资料工作,坚持开门办史,主动加强与党史、文化、档案等单位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注重成果转化,以文赋能促发展。县政协坚持做好重要文史资料首发式,结合“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举行留坝文史丛书发行仪式,倡导社会各界和政协委员读史用史,开展县区间的交流沟通,加强政协文史工作和全域旅游、文化传承的统筹,促进深度融合,以文赋能。历时8年整理出版的留坝文史丛书,为留坝栈道博物馆的建立开馆、为县域旅游增添文化特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编印的《留坝民间故事》《味道秦岭》《留坝文史丛书》等文史资料,赠送给县内酒店、书房、民宿、农家乐,为其增添文化氛围。利用县内媒体适时推送有关张良、栈道、民俗方面的故事,扩大了留坝地方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