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险蜀道 雄关剑门

2025年06月27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380 文章浏览数:

南郑区城关小学五(1)班 刘诺惜 指导教师 罗芝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蜀道难》描绘出蜀道巍峨雄奇之景。今年清明节,我终于踏上了这令无数游客魂牵梦萦的地方。
  清晨,雾还未散。我们便来到剑门关北门,向上仰望,高山耸立于天地之间,直指苍穹,更有云烟漂浮于山腰之处。只一眼,便觉得双腿发颤。两山之间,一道裂口若隐若现,那便是剑门关了。走进关楼,一砖一瓦,都在诉说历史的沧桑,一缝一隙,都在记录岁月的痕迹。我轻轻抚摸着关楼的城墙,仿佛已然看见了大将军姜维率领军队在此浴血奋战的情景。
  说到姜维,就得提起姜维神像了。相传,姜维牺牲后,英魄回到此地,因眷恋故土,化作一座大山。站在大道上,朝北边望去,最突出的一座山峰上,好似有一张人脸,虽说只是一座山,却依然透着威严,仿佛他睁着眼睛,凝视着这片深爱的土地。我不禁感叹:“姜维,真不愧为蜀汉英雄啊!”
  “要试试鸟道吗?”爸爸的提议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我早就听闻鸟道大名了,“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足以说明其险峻。站在鸟道入口,向上而望,一条仅容一个人通过的小道,如丝带般缠绕于悬崖峭壁之上。我深吸一口气,紧紧抓住锁链向上爬。风在耳边呼啸,脚下的深渊令人头昏目眩,云仿佛都飘到了我的身旁。我的手心沁出了汗,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头上汗流不止。到了最险峻之处,身子只得紧紧贴着崖壁,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几乎是移动一步都无比艰难,真可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时,一只山鹰从头顶飞过,我抬头望去,原本雄伟的关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仿佛觉得置身于天宫之中,伸伸手,方可碰到青天,跺跺脚,声音方可传到山谷之中。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意境。
  历经艰辛,终于到了玻璃观景台,俯瞰脚下,剑门七十二峰巍峨雄立,蜿蜒曲折的古蜀道在群峰中时隐时现,爸爸指着远处说:“看,那是金牛道,可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呢。”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剑门关不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华民族开拓精神的见证,永恒不朽的传奇。
  下午时分,我们来到山脚下的豆腐宴餐馆。老板是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剑门豆腐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用了山里的泉水。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怀胎豆腐,是一块嫩嫩的豆腐里加了肉馅,再加上独特的蘸料,入口即化,口感让人惊叹。老人笑着说:“这豆腐里啊,可有剑门山的魂儿。”
  夜幕降临,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剑门关。回望夜色中巍然矗立的关楼,我好似明白了,这次剑门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更让我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那些险峻的山路、沧桑的关楼、挺拔的古柏,都在诉说:中华民族正是在征服一个又一个如剑门关般的险阻中,铸就了生生不息的文明传奇!

  教师点评:文章以游剑门关为线索,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巧妙融合,展现出剑门关的壮美与厚重。开篇引用李白诗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读者。文中对剑门关的山势、关楼、鸟道等景物描写细腻,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如丝带般缠绕在悬崖峭壁上”,生动地展现出景物特点,让读者身临其境。文中多次引用古诗词,如《蜀道难》中的句子,增添了文化气息;对姜维神像传说的叙述,丰富了剑门关的历史内涵,体现出小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积累。结尾处抒发对剑门关的不舍,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情感自然流露,升华了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