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到乡村赏绿
2025年07月01日 副刊
文章字数:1830
文章浏览数:

张鸿雁
在盛夏炽热的怀抱里,在乡村安详的田园里,一望无际的稻田秧苗正在将生命的绿意泼洒成诗,流淌成浸润时光浸润山川浸润人心的清凉意蕴。
布谷鸟的啼鸣犹在耳畔回荡,田野的新绿已迫不及待地漫过眼帘。镰刀与禾苗交替登场,金黄的麦浪转瞬间化作碧绿的秧田。那些沾着晨露的秧苗,仿佛懂得农人殷切的心意,将根须深深扎进饱含汗水的泥土里。它们以惊人的生命力舒展开稚嫩的叶片,为广袤的乡野披上崭新的绿装——那是最能抚慰农人辛劳的、沁透心脾的翠色,在阳光下灵动成独属于夏日乡村的一曲舒缓乐章一片希望海洋。
只有一次次走进秧田之中才会感知到,秧苗的那种新绿是打翻的翡翠瓶,澄澈的碧色顺着田垄流淌,浸润每一寸土地;是初生的蝉蜕,裹着晨露的清透,藏着破土而出的倔强;是孩童眸中未经雕琢的憧憬,带着怯生生的试探,却已敢与骄阳对视。秧苗层层叠叠的嫩绿叶片,似千万只振翅欲飞的蝶,在暖风中扑棱着柔软的翅膀,又像是少女初绣的绸缎,细密的针脚里绣满对远方的向往。
站在绿油油的稻田边,和每一株秧苗对视,直到和她们心心相印,就能看清,这夏日的秧苗是大地用翡翠雕琢的诗行。每一株都举着嫩青的剑,在熏风里簌簌抖开绸缎般的光泽,像是谁把整个江南的烟雨都酿成了绿酒,醉得田垄泛起粼粼的碧浪。这绿啊,嫩得能掐出汁来,是蝉鸣尚未染指的处子之色,是春天留给盛夏最鲜活的遗腹子。站在绿油油的稻田边,深情凝望每一株秧苗,直到和她们意气相投,就能知道,秧苗的这种绿,绿得那般生机盎然,充满了生命的律动,是生命最本真的吟唱,似那春日刚睡醒的眼眸,纯净而满含对尘世的质朴童心,懵懂好奇如同夜空中闪烁着探索光芒的繁星。又恰似少年澄澈眼眸中打量尘世的质朴童心,纯粹而无邪,带着对世间万物懵懂的好奇,每一片嫩叶都像是在轻轻打量着询问着这个新奇的世界。更如同初涉人世的少年,朝气蓬勃得如同清晨喷薄而出的朝阳,浑身散发着意气风发的气息,每一株都挺直了腰杆,向着天空奋力生长,仿佛在宣告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决心。
在乡村,在田园,这些挺立在阳光轻风中的秧苗们宛如一群绿色的精灵,于大地之上轻盈舞蹈。它们用叶尖蘸着阳光写狂草,每一笔都带着少年初试锋芒的锐气。风过时,千万株秧苗忽然都踮起脚尖,将攒了整季的绿意哗啦啦倾倒出来,仿佛大地突然翻开了《齐民要术》的绿琉璃扉页。露珠在叶脉上驰骋,登上叶尖,转眼就滚落成翠玉的璎珞——这哪是庄稼?分明是土地最娇憨的抒情诗,每个韵脚都押着拔节的声响。
微风拂过,秧苗们轻轻摇曳,似一群绿色精灵,正在以可人的灵秀、逼人的灵气、诱人的灵动,在天地之上在时光之中在尘世之间翩翩起舞,那翠绿的裙摆随风飘动,将大地装点得如梦如幻,洋溢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偶尔有白鹭掠过,翅尖便沾了这凝碧的元气,飞成浮动的绿章。连农夫弯腰的剪影,都被染成青翠的逗号,点在天地这篇永不完稿的锦绣文章里。
置身于稻田青绿之中,眼里心里全是秧苗的青翠,这蓬勃的绿意呵,是大地最鲜活的呼吸,是岁月馈赠的天真烂漫,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将生机与希望铺满人间。乡村夏日这一片绿,让大地焕发出一种清新脱俗且勇于向上的精气神,宛如一首激昂的生命赞歌,奏响在广袤的天地之间,那律动的音符,便是秧苗们蓬勃生长的心跳。
我一直认为,夏日最好的消暑方式,就是回到乡村,回到田野,到稻田去赏绿。就有水灵灵的翠绿,就是娉婷袅娜的翠绿轻易就入眼入心入神;就有裹着泥土与秧苗气息的清风慢悠悠地往鼻子里钻,远处的村子,像被老天爷随手撒在大地上的积木,错错落落地摆着。村子里的屋顶,晒着的衣裳、飘着的炊烟,藏着无数平凡又鲜活的故事。城市里的人总爱把“回归田园”当作诗词吟诵,可只有真到了这儿,真到了乡村稻田,才明白田园不是概念,是实实在在的秧苗青绿,是实实在在的日子恬淡,就连田埂上长得没有规矩的杂草都比城里修剪整齐的草坪有劲儿有韵味。
在夏日,回到乡村,来到田间,在稻田间赏绿,稻田的青绿就如同一泓碧水,洗尽红尘奔波的一身疲惫与负累;稻田的青绿就送来一直渴望着的清新清凉清静和安宁祥和幽美,让人心平气和,足以用从容心态直面烈日和暑气;更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原来,我们一直想要寻觅的时光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其实就在这田野里就在这稻田间就在这秧苗的青绿之中,就在秧苗不畏酷暑的生长中,就在稻田青绿里蕴涵的无限生机里,就在乡村的每一缕平常烟火里。原来,最养眼的,从来不是金黄银白,是草木的青绿;最动人心的,从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乡村里稻田间这触手可及的青绿洇散向上生长,是一日三餐的人间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