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金泉镇:

“板凳议事”议出乡村治理新气象

2025年07月03日 要闻 文章字数:579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魏亚丽 王昕豫


  “路灯坏了好几盏了,晚上出行不安全。”
  “村道坑洼问题得抓紧解决,这可是大伙儿最关心的。”
  6月25日傍晚,勉县金泉镇墓下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格外热闹,20多位村民与村两委干部围坐一圈,一场接地气的议事会正热烈进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路灯修缮、道路硬化等民生实事畅所欲言。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让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构建起“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墓下村通过“板凳议—支部办—群众评”机制,已累计解决村容整治、矛盾调解、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23件。破损的路面恢复平整,乱堆乱放的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邻里纠纷在板凳上聊出和解方案,民生痛点正逐步转化为乡村治理的亮点。
  为强化议事实效,该镇探索建立“2+2+N”多元共治模式:两个“2”分别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包联干部、村两委成员,“N”则涵盖党员代表、乡贤能人、群众等多元主体。2025年以来,该镇依托20余场“板凳议事会”,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推动雍东、雍西、勤俭三个村的道路改造项目高效落地,不仅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板凳一摆,民心就聚。”墓下村党支部书记叶宏亮对此深有感触,接地气的议事方式让群众诉求有了“回音壁”。如今在金泉镇,板凳议事会已成为察民情、解民忧的“移动办公室”,帮助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难题、和和气气解决矛盾,让“小板凳”贴近民生“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