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慎防过敏性休克

这些预警信号要牢记

2025年07月10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620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记者 唐荣 实习生 戴杏炆)夏日炎炎,当人们忙着防晒避暑时,一个更危险的“潜在威胁”正悄然发生——过敏性休克。这种看似普通的过敏反应,实则从皮肤发痒到心脏停跳可能只需短短几分钟,堪称一场极速赛跑。
  近日,记者从市内多家医院急诊科了解到,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过敏性休克病例明显增多。这种特殊类型的过敏反应不同于常见的皮肤瘙痒或打喷嚏,而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发起的过度防御反应。
  上周,市民程先生在食用海鲜后,短短几分钟就从全身起疹发展到血压骤降,再晚送医一会儿就可能酿成悲剧,汉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宁华描述起抢救场景时仍心有余悸。“该病症发展速度很快,我们临床上把过敏性休克前30分钟称为黄金抢救期,这时候每争取1分钟都能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宁华严肃地说,“过敏性休克多数人会出现皮肤潮红、风团等典型症状,少数患者则会直接跳过前兆进入休克状态,这类患者往往更危险,儿童的表现则更为隐蔽,可能只是频繁揉眼睛、打喷嚏,稍不留意就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宁华特别提醒,当出现皮肤瘙痒、隆起的风团,并且感觉到声音嘶哑、喉鸣、失声,头晕、乏力、胸闷、大汗,突然眼前发黑站不稳等症状时,要立即拨打120前往就近的医院救治,抓住预警信号就是抓住生命。“除治疗外,预防同样重要。”宁华建议,过敏体质的人群,夏季外出要牢记“三避”口诀:避开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避开杂草丛生的虫蚁聚集地、避开成分不明的冷饮冰品,有严重过敏史的人要随身携带标注过敏物质及药物的红色警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