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解心结 以法护家安

——城固县婚调委化解家事纠纷的温暖实践

2025年07月11日 家庭 文章字数:1812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陈雪萍


  人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城固县妇联有一套“温情调解”的暖心解法。在这里,一支“懂法律、有温度、善调解”的巾帼队伍,用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和专业,让剑拔弩张的夫妻重归于好,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温情。
  近年来,城固县妇联立足职能定位,以“化解一个矛盾、修复一段关系、守护一方平安”为目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推动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婚调委”)及家事调解室实体化运行。2022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32件,用温情与法治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贡献了“她力量”。
  

纵横交织搭平台,织密调解服务网


  “孩子是两个人的,探视权不能说不给就不给!”在城固县某社区调解室,一对离异夫妻吵得面红耳赤。原来,张某和前夫王某离婚后,女儿被判由张某抚养。一次,张某母亲生病,女儿临时交由王某照顾,待出院后王某却拒绝归还,双方就探视权问题产生激烈冲突并报警。“孩子每次见你们吵架,心里都在做减法,减掉的是对父母的信任啊!”社区、街道、司法所及派出所迅速介入,以孩子成长为出发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多轮调解,最终促成双方重新修订探视协议,化解了这场危机。
  面对家事纠纷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城固县妇联打破“单打独斗”模式,联合县委政法委、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门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17个镇(街道)、277个村(社区)实现组织全覆盖。同时,发挥女支书示范引领作用,设立41个女子特色调解室,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调解网络。建立“排查预警—受理分流—调解跟进—回访跟踪”闭环机制,依托全县277个村(社区)妇联网格,每月扎实开展婚姻家庭矛盾排查,对家暴、虐待等紧急情况启动“快速响应”,对复杂纠纷实行“多部门会诊”,避免矛盾升级。
  

专业联动建机制,倾情倾力解纷争


  深夜,婚调委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妇联干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在紧急“会诊”——13岁的小东长期遭受酗酒父亲的家暴。小东的母亲不幸离世,父亲酗酒后便对他施暴,多次保证仍不知悔改。婚调委联合公安、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启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联动机制”,一方面对父亲的家庭暴力行为进行惩戒,另一方面协调学校、福利院对小东进行妥善安置。经过半年的努力,小东的人身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城固县妇联协调17家县级部门,建立城固县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并吸纳心理咨询师、律师、法官、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力量,组建“调解专家库”。聚焦婚姻家庭、反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判,持续推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五项机制”落地生根,形成风险联查、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强大合力。
  

预防赋能固根基,培育和谐好家风


  城固县妇联将家事调解与家庭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线上开设“幸福婚姻大讲堂”“家庭教育微课堂”等栏目,以短视频、微短剧形式普及婚姻经营、亲子教育知识,倡导文明新风。线下依托妇女议事会,围绕乡风文明、权益维护等议题常态化开展活动,让妇联服务延伸至妇女生活的“神经末梢”。
  为提升基层婚调工作专业化水平,城固县妇联聚焦能力建设,开展专题培训、法律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组建4个工作小组,深入17个镇(街道)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巡讲培训,并为17个镇(街道)、277个村(社区)婚调委印发《婚姻家庭纠纷常见问题调处工作手册》,为调解员提供实用“工具书”,推动矛盾化解能力全面升级。
  

走访关爱暖民心,守护万家灯火明


  社区居民小李在外务工时身患绝症,生活陷入绝境。社区女支书高巧云得知后,全程奔波,从寻亲、护送回家,到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申请低保、减免医疗费用、协调办理殡葬救助……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关怀,让家属感动不已:“连最后一程都替我们考虑周全,这份恩情我们永生难忘!”
  城固县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精准摸排6173名重点关注妇女、2033名重点关注儿童,对辖区内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困境妇女儿童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家庭关系不和的做到主动上门调解。同时,大力实施“两癌”救助、特困妇女儿童紧急救助、“秦女子关爱妇儿行动”等项目,三年累计救助困境妇女儿童223人次,发放救助金124.05万元;持续点亮“小桔灯——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品牌,999个“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1471人,累计开展活动150余场次。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而亮。城固县妇联将持续深化婚调委建设,以更专业的“法律保障”、更温暖的“情感纽带”、更长效的“治理机制”,守护每一盏家庭灯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写下“家力量”的温暖注脚。